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|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

■中國“啃老族”下嘴不留情

以上海等大城市為中心,最近“啃老族”的說法非常流行。這或許可以說是中國版的NEET(日本指那些既沒有就業的願望也不願意幹活,靠父母生活的無業青年——本報注)。他們儘管大學已經畢業,但並不想就業,也不想找活幹,卻過著非常奢侈的生活。據說在20多歲到30多歲的人群中,這種現象在增加。據調查,住在上海的除學生以外的未婚者中,85%的人生活的一部分或全部靠父母,這個比率之高令人吃驚。
■中國“啃老族”下嘴不留情_e0094583_1933596.jpg

中國自從1979年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來,這些人正是獨生子女中的第一代人。這代人的身邊有六個大人,即父親、母親、爺爺、奶奶、姥爺、姥姥的無微不至的呵護。從小就受到百般溺愛,想要什麼有什麼,兜裏從來不缺零錢。簡直就是一個“小皇帝”。

學歷並不低,還有不少人是研究生畢業,但就是不想工作,這不完全是因為現在中國大學生就業難。總的來說,這些人自尊心很強,對自己的能力也深信不疑。即便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,為尋求更好的待遇,輕易地就把前面的工作辭掉。但是,在今天的中國,走在時代前列的企業,工作時間都比較長,要求員工每天都做出努力,以便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。重新求職的年輕人想法過於簡單。所以重新就職的成功率極低。還有,那些研究生畢業的人一開始就要求高報酬,所以找不到滿意的工作,結果很多人便成了待業的閒人。

他們靠著父母,但據說父母也情願。他們認為寄託著一家的期望,辛辛苦苦培養的孩子並不是沒有能力,似乎認為“孩子還不能馬上工作,還需要時間”。因此,他們認為孩子在工作前的一段時間由父母養著理所當然。

這種“啃老族”並不只是出現在經濟條件好的家庭,也開始出現在收入低的家庭。對工作不適應,對工作沒有思想準備的青年;反復跳槽的青年;被國有企業裁員的青年;既沒學歷也沒有技能,又不願意幹髒活、苦活、累活的青年等在增加。甚至聽說在有的不富裕的家庭,靠養老金生活的父母去幹臨時工,養活不幹活的兒子。

為什麼年輕人沒有工作熱情呢?
第一,可以認為年輕人沒有從學校畢業後就獨立的心理準備。因考試教育導致的弊端,年輕人學習的目的就是為進入學歷更高的學校;他們不會設計自己畢業後在社會上的生活方式。

第二,即使順利就業,對工資待遇不滿。在中國,工資水準仍比較低,可是對年輕人來說,除日常生活用品外,還要有買時裝,出去旅遊等費用。而這方面的費用跟日本不相上下。去商店看看,女性的服裝及提包等,不少是一千元至兩千元。在談情說愛的年輕人中頗具人氣的主題公園等,入場券就得一百元到兩百元,乘坐一次遊樂設施要五十元到一百元,幾百元錢轉眼間就花出去了。大學畢業後剛參加工作的人工資一般是一千元,好一點的兩千元,由此可知他們對那點工資收入何等不滿足。這樣一來,他們就不斷跳槽,以尋求更多收入。在這個過程中,擁有一個固定職業的意識也就逐漸淡漠了。

第三,國有企業大量裁員,但相關再就業保障政策還沒有充分建立起來。在臨時待業的過程中,年輕人也就逐漸喪失了工作熱情。也有不少父母對孩子的工作和收入不滿,雖然孩子幹得很起勁,父母卻讓孩子辭職。在父母看來與其讓孩子幹看不上眼的工作,還不如在家由自己養活好。

基於這一點,在教育工作者中有人說,家長與孩子的關係存在問題。一般來說,在中國,父母對子女的身體養育非常重視,而對子女獨立意識的培養教育卻很缺乏。看看最近幾年中小學生中肥胖的孩子越來越多,對這點也就不難理解了。還有,父母還希望自己老後由子女照顧自己,所以害怕子女獨立離開家,也許在無意識當中限制了子女的獨立心。

按中國的傳統,不忘養育之恩。孝敬照顧上年紀的父母是理所當然的。據說中國的這個傳統正在發生動搖,但是父母對子女的依戀似乎還是讓人感到有點太過分。